石墨生產加工時如何解決鋼材石墨化?
石墨由微小點狀逐步變為粗的顆粒,甚至出現鏈狀,石墨化是鋼材的滲碳體安排長時間處于高溫后發生自行分化而出現石墨的現象,低碳鋼在450°C以上,O.5Mo鋼在480°C以上長時間使用將逐步發生石墨化改變,由于石墨的強度極低,嚴重石墨化后的鋼材相當于內部存在若干空穴,從而使鋼材的強度下降,沖擊功下降更為顯著。
鋼材中若加入少數與C結合力強的元素,如Cr、Ti、V等元素能夠阻撓石墨化現象發生,含Cr量在0.5%左右即有顯著的阻撓石墨化的效果,和晶間腐蝕不一樣,晶間腐蝕一般指碳和鉻發生反響,生成Cr23C6,這樣很少的碳原子就會消耗掉許多鉻原子,在晶界發生貧鉻現象,鉻原子是防腐蝕的首要元素,含量低了耐腐蝕性就差了,簡單在晶界發生腐蝕,這種腐蝕叫晶間腐蝕。
最好的方法還是下降含碳量和恰當的提高含鉻量,溫度升高將使石墨化現象加速發展,但溫度高于700°C時,反而使分化出的石墨重新與鐵元素化合成為Fe3C,焊縫熱影響區尤其簡單出現石墨化,而且石墨常呈鏈狀,極易引起脆裂,石墨化的程度常分成4級進行鑒定,不同級別石墨化時對鋼材冷彎角與沖擊功的影響。